【深圳商报讯】(记者 肖晗)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获悉,针对南山科技园拥堵现状,该委已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,制定出台21项治理举措,涉及道路打通、提升公交服务、完善慢行系统、严格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。
据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高新园区建筑面积约1100万平方米,就业人口约45万,至2020年上述数字预计将分别达到2250万平方米和80万人,在土地开发强度成倍增加的情况下,园区内外部路网却已基本成型。因此,要从根本上缓解园区交通问题,唯一的选择就是形成以公共交通为绝对主导的出行结构,目标是近期机动化公交分担率要达到70%,远期达到85%。
在公交投入方面,记者了解到,市交委计划为利用现有的10处便民公益停车场以及路外绿地,改造为临时公交首末站及定制巴士(班车)临时停车场;加快推进规划的9处场站建设,并结合城市更新新增科技中一、科技中三、科技北、桂庙新村等4处配建公交场站;并在南海大道、科苑大道、白石路设置路侧式公交专用道7.7公里;并计划利用科苑大道(高新南十道-白石路段)两侧辅道、高新南四道两侧辅道设置大型客车临时停车位约120个。“相同的用地面积,如果作为公交场站,则高峰小时的发送旅客量可以达到小汽车的23倍,大幅提高地块的利用效率,并且减少小汽车对道路资源的占用,提高公交运行速度。”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解释。